close
✨真愛啟程|療癒自我與關係
366天、一天一練習✨
🎁03-寬恕改變觀感
Forgiveness changes perception.
 
寬恕之美,在於它能把我們從受困模式中解放出來。寬恕讓我們擺脫受害者的身份,從不喜歡的情境中解脫。寬恕會改變人的觀感,當我們用不同的方式來看事情時,事情就會變得截然不同。基本上,所有的療癒,都涉及改變觀感,用新眼光看待事物。寬恕讓人得以跳脫至情境之上,這麼一來,情境必隨之改變。
 
有些人害怕寬恕會讓自己困在犧牲的情境中,繼續受虐,但事實並非如此。實際上,寬恕會轉變關係的模式,它改變我們,也改變對方。任何讓我們感到卡住,或覺得有人找麻煩的地方,都是心靈在呼求寬恕。所有的問題、誘惑和干擾,所有為逃避而製造的忙碌,都是因為我們害怕改變。罪疚感隱含著我們害怕的地方,我們深陷在恐懼和糟糕的感覺裡,看不到寬恕所帶來的療癒和轉變。但寬恕,能帶領我們穿越罪疚和恐懼。
 
 
🌀練習:
今天,好好檢視生活容易匱乏和產生衝突的地方,這些地方就是困滯我們,讓我們不敢前進的原因。看看自己身上的疾病與創傷,它們隱藏了我們不肯寬恕某人的情境。現在,花點時間沉思這是什麼疾病。記住,所有問題都是人際關係的問題,也許表面看似跟別的事有關,但最終還是脫離不了人際層次。
在今天的每個整點時刻,選個特定領域練習寬恕---人或事都好。對自己說:「針對這個情境,我選擇寬恕○○○(說出對方的名字),好讓我得以自由。在這件事情上(說出情境),我寬恕(這件事),好讓我得以自由。」只要懷著全然真摯的心來說這些話,它將為你帶來解脫。你值得投資這些時間。
 
---

真愛啟程|療癒自我與關係
366天、一天一練習

🎁04-寬恕,並非小我所能,而是大我透過我而完成的。
Forgiveness is not something I do, it's something that's done through me.

寬恕是一種選擇,是我們想讓自己自由、讓事件自由,也讓周遭人們自由的請求。這不是一件需要我們動手去做的事,而是一個選擇,讓恩典流經我們來轉化情境。

在某些情境中,我們似乎完全無能為力、完全卡住了,處於極端痛苦和絕望之中,因此我們需要請求高層力量為我們帶來寬恕,幫助我們穿越不情願、恐懼,為我們完成一切工作。

 

練習:

今天,選擇一個長期以來似乎無力改變的情境,然後分別在早上、下午和晚上靜坐一次,思考它。花五分鐘想想這個情境,呼求高層力量帶給我們幫助和寬恕,使它透過我們來轉化這個情境。

今天是我們自由解脫的日子,允許寬恕的祝福流經自己。這份祝福會讓我們自由,並幫助我們瞭解---透過高層力量的恩典,無事不成。

 

會起爭執,通常是因為我們放大了自己的感覺,覺得自己的論點&方式才是正確的。想改變的事物越多,越是耗損自己的能量去對抗。想起了「卡普曼戲劇三角理論」。

所以,我通常都是等自己心情調整好,也等另一半心情好的時候,才會進行有效溝通。但在這之前,有一個態度很重要…那就是---「同意」。

我的內在歷程大概都是這樣的---
1、先同意對方「本來如是」,他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如實存在,是我們無法接受對方的說法或作法,看不順眼,內心才會有所衝撞。

2、先退一步回頭陪伴、正視自己的感受。(如果無法同意對方,就先回頭同意並允許自己的狀態,理解同理自己的情緒感受。)

3、舉例來說,夫妻就像是施&受關係中的蹺蹺板平衡。如果對方妥協我們才覺得ok,那就容易陷入權力鬥爭關係的對立衝突。所以有的時候,我們需要學會割捨部份的力量(退讓)或暫時改變自己的想法,才能夠真正的接受。(因為兩個人的關係,就像一個人的左右腳,必須要有一腳前踏跨出支撐,另一腳抽離力量而退讓,才有可能一直往前走而不跌倒。)

 

----

 

真愛啟程|療癒自我與關係
366天、一天一練習

🎁05-承諾和自由是同一回事
Commitment and freedom are the same thing.

承諾,就是在任何情況中,我們給自己的自由程度。很多人害怕承諾,因為他們認為承諾意味著一種奴役或失去自由。他們之所以害怕,是對童年時期缺乏自由所產生的反應,或是在過往關係中為了獲得認可而放棄做自己所產生的恐懼。但那只是一種黏連,一種假性的承諾。我們每個人都得面對並好好療癒它,因為它將我們困在努役和犧牲裡。

承諾既非奴役,亦非犧牲,承諾是自由。自由有兩種,一種是獨立型的自由---獨立於事物,遠離煩心事物所獲得的自由;另一種是來自於內在的真自由,一種趨近事物的自由,一種根據自己在各種情境中承諾和付出的程度所獲得的自由。例如:如果我們覺得被工作限制、在工作裡犧牲了,那是因為這個工作非做不可,那麼所有的樂趣和領受能力全沒了(我們失去了選擇權)。然後,我們永遠有選擇的力量---我們可以選擇投入、全心承諾,全然付出自己。我們的選擇能讓我們超越工作職責或角色,進而感受到承諾的自由。

「承諾後,人還有自己的生活嗎?」答案是「有的」,因為是我們的付出為我們創造自由。這份自由讓我們有呼吸的空間,讓我們超越過往,更能領受。我們會感到更加和平,無須躲避或逃離。承諾有助於讓我們把焦點放在重要事物上,幫助我們重新構建人生。

練習:

今天,我們被召喚對某人或某件事做出承諾。假設是我們要對某人做出承諾,那麼請為對方做個選擇,因為我們的選擇能讓他們變得更好。而他們生命好轉的程度,正是自己解脫獲得自由的程度。這個人是誰?我們的領受能力來自於自己付出的能力。如果我們被召喚對某件事付出加倍的自己,那是什麼事呢?我們對任何人、事的承諾,都是我們的自由。

 

上個星期某天,我在廚房洗碗時
發生了一件插曲…

兒子在房間裡太開心的活蹦亂跳
結果踩到東西差點滑倒
自己應該也有嚇到

於是乎---
爸爸立馬怒火大發 破口大罵
可能也有給予半蹲處罰吧~~~

孩子馬上放聲大哭
在廚房的我 潛意識下 立馬又想洗手衝回房間
看看孩子的狀況

也擔心爸爸情緒上來
一時衝動 說得太重 罰得太重
不小心又傷到孩子

突然 我冷靜了 阻止自己的動作
忍著繼續完成工作
決定再多觀察一下…

因為有個靈感「叮的一聲」跳出來告訴我---
妳這樣一進去,
不是又製造出「加害者」和「受害者」的模式和幻象了?!

過了一會兒,
聽見房裡傳來兩父子的聲音
感覺兩個人都冷靜了 都能好好說話

於是…懸著的心,也放下了~~~

-----
頭腦&思考 真的很有趣的有事
當我們認定是什麼狀況 就會憑著自己的想法走

當我們讓它冷卻
就會發現---事實常常不是我們所想或所聽到的

當自己不在場 放手交給在場的人

不插手 其實才是最正確的
畢竟…小孩也沒有跑出來 甚至出聲求救

不是只有按照自己的方式和步調指導
才是正確的 或者才是最好的

尊重每個人該學習的自由意識
每件事件的發生 都有它的道理
也自會有 專屬他們之間的平衡之道

在廚房裡的我,也因此 再次上了一課!!
沒人知曉 內心受到的衝擊 哈

#尊重每個人的自由意識
全然信任+放手 真的是門功課~

Namaskar~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真愛啟程 會痛的不是愛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玉-Fanny 的頭像
    小玉-Fanny

    涅槃之愛~Nirvana

    小玉-Fa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