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說教」無法啟動「感恩的心」
其實設計問題不難,只要記得「用三心,與孩子對話」:用「好奇心」來提問;用「接納心」來傾聽,用「祝福心」來回應。就有機會點燃孩子懂得感恩的「心動」,並化為「行動」。而要踐行的信念是:提問比給答案更重要!
…………
人的一生,隨時都在與自己對話,與他人對話,更與無常對話。只要能啟動思考的引擎,讓彼此(和自己、和他人、和無常)有信賴關係,就有對話的機會。
心理學上再三強調:我們不可能改變任何一個人,除非他自己願意改變。
能讓對方願意改變的重要法寶,就是建立信賴的對話關係。想建立「信賴」的對話關係,要修練的是「有效的問」「接納的聽」「到位的應」。進一步說,就是:用「好奇心」提問,用「接納心」傾聽,用「祝福心」回應。
有效的問,要問對方「能夠」回答、「願意」回答的問題。能夠回答,是因為對方有能力回答,所以提問者要充分了解對方的能力基礎和經驗背景;願意回答,是因為對方信賴提問者,所以提問者要經營「安全」的氛圍,讓對方敢說。
接納的聽,不帶著「預設立場」的聽,不是選擇性的聽,是一種負責任的聽,不敷衍、不虛假。給對方和自己充裕的時間和空間來聽,不只聽到,也要聽懂,更要聽入心。
到位的應,要徹底叫喚出自己「感同身受」的覺知來回應。不是重複對方的說詞,而是要先整理重點,再精要的說出我們聽到的內容摘要,讓對方明白我們「懂他」。是榮耀對方,而不是炫耀自己,以一份期盼事情會更圓滿的祝福心來回應。不給建議,把最終的決定權,輕鬆地交給對方。
雖然,影響對話是否順暢的重要因素在「社會語言」,但,能讓對話加深加廣的關鍵因素,卻不能忽略「肢體語言」和「情緒語言」。
如果,我們真的在乎一段對話關係,就值得好好修練「用三心來對話」的溝通素養。
.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