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人間自在修行---八識講話】-星雲大師



除肉眼外,修行可證得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通身是眼五種層次。

要善聽人言、諦聽聖言、謙聽善言、全聽逆言,
自然對是非、雜染之言不起作用,日久,只聞清淨、善美法音。

禪修的數息法,可調息,進而調心。

不只進食以滋養色身,也是我們傳達思想、情感的工具。
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
口說好話:說愛語、慰語、善事、佛法。

勤勞、謙恭、禮拜、念佛,莊嚴色身,改變氣質。

每個人審美觀都不同,人我事物區分沒有一定的準則、標準,
觀心無常,面對稱、譏、毀、譽、利、衷、苦、樂八風吹拂,學習轉念,會思稚、能包容、能靈巧、能接受,時時護念,安住在慈悲喜捨。

感受、領納,接收卻不作判別
第六識---意識是「主導」,介入而分別。
ex:聽經聞法:耳識作用,但理解佛法、法流入心則需靠第六識。
反之,意識不需前五識而可以獨立活動---「獨頭意識」
ex:作夢、禪定、白日夢,與外境沒有直接關係。
前六識向外攀緣、交涉,產生善、惡、無記三種性質,有苦受、樂受和捨受(不苦不樂受)三種覺受。

含我痴、我見、我慢、我愛四種特質,
恆長追隨第八識。

沒有判別能力,像倉庫一樣接受、儲存善惡種子(習氣)
以聞思修,入三摩地---經薰習產生變化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