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推薦序:

1、很多現在的「問題行為」,其實都是過去為了在受創環境下求生存(保護自己)的生存機制。ex:需要「內在找碴鬼」不斷批判自己,讓自己時時警戒把事做好,才不會又做錯事被羞辱。

2、所有的「症狀」,是一個人所展現的復原力與韌性。

3、處理CPTSD,需要結合多元的治療取向。因為在關係受傷的經驗中,混雜著愛與依附的需求,很難像外來的創傷事件一樣,被清楚切割。

4、改變,可以透過連結內在與外在的力量發生。

5、復原是有可能的,因為很多都是習得的反應,和未完全的發展任務。若是習得的,就能夠透過學習而消除。

6、如果成長的環境,讓自己覺得自己不重要、不被愛、沒價值、不安全或不被傾聽,深深的覺得自己「不夠好」,便有很高的可能性有CPTSD。

7、你受過傷,但你不必繼續痛!

8、許多CPTSD倖存者會反射性地抗拒「說教」,尤其是來自「權威」的說教。

9、選一個最得你心的主題做為開始。雖然這本書是以線性的方式撰寫,不過每個人的療癒之旅本就都不同,所以旅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開始。
-----
科技手機哲學:
沒看見 不代表不存在
拉近了空間距離
卻多了心的距離
小玉-Fa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