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經意的交集+起心動念(特殊性-攀緣心)
-->因緣和合 (因果顛倒想 啟動)+執念-->造就此生因果業力的循環交集

人各有所求 各取其道
當斷不斷 反受其亂
作繭自縛 亦是心甘情願

#當機立斷
#一念心之原來如此

 

❤️當下心,仍剎那生剎那滅
若ㄧ念心性真如,即是菩提(安住於自性,境隨心轉)
若ㄧ念心性妄相,即是煩惱(安住於外相,心隨境轉)
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
以上為個人淺見!---茂經
❤️一念心性~遇境時的感受,感受後所產生的想法
楞嚴經中說我們本是清淨本然,但因仁者心動,一個妄想出來,帶動了煩惱、罪業、生死果報,這仁者心動,應該就是我們凡夫的一念心性
當下~說當下時已不是當下,因剎那生剎那滅
當遇境的第一念那時間點應該就是當下,
但那一個時間點非常快速,
快到我們可能感受不到,因剎那生剎那滅
---敏華
❤️看不到的東西就一定不存在
佛陀曾說:每一個眾生都具足佛性、都能成佛、也表示每個眾生都具足真如本性。
「當下」就算到永恆都是剎那剎那相續而成的、只是時間差、因緣而生、因緣而滅、是會變化的、只要是會消失(滅)不能當真、必須了解他的虛幻不真實(假相)
所以「當下」即能生也會滅、只是點點的短暫。
「ㄧ念心性」回歸(/)真如本性(/)(無雜染的清淨本性)
眾生已被娑婆世界以假亂真、搞得分不清楚真假、只要會生會滅、都不是真的(假相)、生生世世累積了無量大的意識思為(業)、習慣(習氣)⋯覆蓋了我們原本清淨的心、如何借用這些假相來幫助我們找回一念心性、就需要佛法的教義借由良師ㄧ步一步(次地)的善導。
我將佛法融入我的生活、原本只是單純的借由佛法來提升我個人心靈層次、沒想到還能成佛、何樂而不為。這是我個人的淺見、阿彌陀佛!---育晰
❤️我的淺見:
【一念心】感知6根6塵6識的和合,
是有分別的
【一念心性】去除6根6塵6識的合和,
回歸到清淨本然的自性
【當下】單純只有感知每一剎那6根6塵的合和,不做分別與判斷---淑芬
❤️個人淺見~
一念心性即是真實的本性,累世形成~
所以借修行來恢復原本已有的清淨自性~正念真如
當下,指時間,每一點都會不同,(因緣所生)所以得靠智慧耒分辨~---素伶
❤️一念心性是何其自性,夲自清淨,何其自性,夲無生滅,何其自性,夲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 當下,是現象,是萬法之一。---雪兒
 
我覺得…
兩者相較之下
「一念心性 」似乎比較像是 從心境源頭下手
確切明了自己「想要…」的起心動念究竟是因何而起
而「當下」好像是讓注意力轉移
拉回到身邊的境 因而暫時靜置、忽略自己想法 做「應該…」的事 而讓自己沉靜下來
所以「當下」是一種讓心暫時壓制 恢復平靜的方法
而「一念心性」的開關啟動與否 才是解決問題的源頭
因為「一念心性」若未解 誘發的事件可能仍會一而再 再而三的出現、發生
以上是我學習表達的個人看法🙏
---
✅大正老師:
大家都說得很棒,可見你們都有很好的善根力。還不太懂得同學也不需要煩惱,等楞嚴經修學法要看完後,對於這些核心的問題應該就可以探之一二了。
回覆的同學都有把重點提出了。我這邊只做簡單的結論,「當下」的本質是無常,當能夠回到每一剎那的當下,便能夠止息第六意識妄想的相續,更進一步,能從無常當中明白苦、空無我的境界。
而現前一念「心性」則包含了體、相、用。除了讓我們覺知無常的現象變化外,更直指心性本質離一切相卻又即一切法的中觀思想。
之後我會花一堂課的時間談談關於圓頓止觀一心三觀的概念,屆時大家就會有更完整的了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玉-Fanny 的頭像
    小玉-Fanny

    涅槃之愛~Nirvana

    小玉-Fa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