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研讀重點摘錄】#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第九章---#縮小內在找碴鬼
製造情緒重現的找碴鬼,通常來自充滿危險的童年家庭。
當父母沒有提供「足夠安全的連結」和「正向回饋」,孩子就會在焦慮和恐懼中掙扎。會迫使孩子過度培養完美主義&草木皆兵性格。
內在找碴鬼=崩壞的超我,
完美主義的努力無法贏得父母的欣然接納,就會過度運作,變得越來越有敵意及刻薄,會敗壞成狠毒的內在聲音,顯露自我仇恨、自我厭惡及自我遺棄。
身為受創的孩子,過度活躍的交感神經,會讓孩子在生活中越來越處於高度警戒狀態,而導致執著地注意危險,甚至注意力窄化至不停地、警戒地掃描身旁或投射至未來,想像即將到來的活動有危險。也容易惡化成強烈的表現焦慮,影響自我表達的每個層面。
受創的孩子拚命想紓解「遺棄性」的焦慮&憂鬱,而被內在找碴鬼驅使,總只能想到自己的太過或不足,發展中的自我找不到空間,就變成了「找碴鬼」。也是PTSD變成CPTSD的關鍵。
(常出現句子:如果可以……就好了)
CPTSD倖存者的內在找碴鬼,會將遺棄恐懼和對自己不完美的自我仇恨結合,用完美主義和草木皆兵的交纏方式折磨自己(一直把夠安全的情境投射成危險)
1、完美主義
2、全有全無、非黑即白的思考
3、自我仇恨、自我厭惡、毒性羞恥
4、過度控制/微型管理/擔憂/執著/腦內迴圈/過度思考未來
5、不公平或貶低地與他人相較,或是與自己最完美的時刻相較
6、罪惡感
7、應該
8、過度生產/工作狂/忙碌狂
9、嚴厲論斷,責罵自己或他人
找碴鬼有各種不同的強度和時間長度,大部分的倖存者絕大部分時間都不知道自己在不停地挑剔自己。
「笨蛋」或「白痴」是找碴鬼擅長罵人例子之一
找碴鬼的攻擊惡化成他所有不完美的冗長清單,項目典型地被誇大,而且「通常不是事實」。
拒絕子女的父母,通常會使孩子相信---自己的意見和感受是危險的不完美。光是想說話表達內在想法的衝動,就會誘發恐懼和羞恥,開口就會導致更深的拒絕和麻煩。
持續的忽略和虐待,找碴鬼會反覆地被強化。即使是最無害、最自利的想法,都能誘發情緒重現的警鈴大作。
為了贏得父母認同的錯覺希望,孩子會更加地追求完美,可能像有強迫症般,連錯誤的想像都能引發情緒重現。
找碴鬼本質上是一種歷程,是一種會持續發展,結合創造力注入改造版本,模仿父母的貶抑。
毒性羞恥是遺棄性憂鬱的情緒基礎,是內在找碴鬼的情感或情緒調性,不需要有目擊者,也會突然落入羞恥攻擊中。
小孩都會內化父母,在生命發展中雕塑我們且可畏的存在,強力地存在心裡。這種「存在」,包括了父母對我們的信念和譴責。
完美主義,是受到情緒遺棄的孩童,本能的防衛反應。因為遺棄性的父母通常會嚴厲地懲罰抗議他們的忽略的孩子。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