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真正的修行,
是在「領悟」的平台上著手,將此生所有的習氣、慣性累積的制約(洗腦)和錯覺做有效的轉變。
每個人的一天都有24小時,
我最終想成就的是什麼?
而我每天的聚焦focus在哪些部份(目標)?
又花多少時間 在實現自己追逐的生活?
想要的 最終究竟是成為夢想(空想)?
還是可以真實抵達的目標?
害怕的背後 都藏有一份大禮物
無論任何事
如果真心想要…
那就勇敢付諸實際行動吧~
做最好的準備 盡最大的努力
最壞的結果其實也只不過是回到最初的原點
但至少在這樣的行動歷程中
不給自己留有遺憾跟後悔的機會
一開始接受無限可能,心越來越敞開,
直到聽見許多聲音的提示、告知的混亂
但因為無法分辨,後來決定把這些聲音關閉
人際關係也做了大幅斷捨離
不起攀緣後 連心也跟著安靜封閉
因緣際會下體悟,
明白這一切連結其實都只是不同層級的化身自我
要學會穩核心 無懼隨順 重啟自己的天心,
才能真正成就更多眾生 更大格局
既然兩處極端的風景都欣賞過了,
自然就會生起判斷力,
也能找到自己最適切的平衡點。
#隨順自在就好~^^
不同的次第級次的心境,
所考量在意的點也就不同
當心越開放,允許的格局越大
我們能成就幫襯的範圍,也就更大
每個人的生命進程不同
當我們誤以為自己
設身處地的為他人好 為對方著想
卻從來沒認真問過對方:他要的究竟是什麼?
那麼我們是不是也從自以為的「拯救者」
變成了對方眼中的「加害者」?
因為立場 個性 選擇不同
每個人都有各自人生的因緣課題路要走
為什麼我們不能成為「媽祖」角色
不給對方過多的建議&制約
單純的只給予對方默默「傾聽」&「陪伴」的「隱性支持」?
讓對方更有前進動力
穩住核心不亂 做他自己
也許,有些緣不是我們想要的
但是,它也許是對方最需要的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前進步調&因緣
所以在不同的事件中 最適切的成熟時機點蛻變
在各自發展的可能性中 重新選擇 成長變化著
凡是看不慣的,其實都只是自己的課題提醒
或許身在局中不知迷
有著我對(高) 你錯(低)的潛在意識
其實有機會彼此提醒 互相激盪也不錯
但記得需要彼此尊重各自的選擇
不需要因為對方與自身意見不同
而動怒 堅持己見
感謝身邊的人事物當反射鏡,代為示現
明白自己還有哪些認知框架要打破
頭腦是幫助我們判別是非對錯 先後次序的工具
過多的頭腦思考 或過多陷入經驗恐懼制約的感覺
也都不見得是好事 反而無法前進
感謝一切美好的示現
感謝身邊出現的所有人事物
讓我有機會得以攀緣自覺自醒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