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貼參考文---#節氣食療
出處:謝無愁
#穀雨 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此時若能改善「春睏」的現象時,對於脾胃的運化會有大幅提昇,容易出現飢餓頻頻的善飢現象;頻繁的雨象徵著氣溫將持續昇高的狀態,溫度把土壤中的濕氣蒸發向上,在天空中遇見冷空氣形成對流出現下雨,倘若天空中的冷空氣不足時,蒸發出來的水濕很容易滯留在地表形成濕氣重的現象,在人體的影響上,又悶又濕熱的氣候正是流行疫病的高發期,疫病又多為蚊蟲傳染源,所以穀雨在入夏前需要預防的反而是以調脾胃、增強體表營衛系統為主要保養重點。
春一瘋風寒感冒,春二好發慢性病,到了春三月時,就是以傳染性極強的風熱疫病為主,除了注意咽喉(扁條腺)的保養以外,濕氣重的外風也容易侵犯人體的筋骨關節,很容易復發風濕熱痹症,對於體內除濕祛風可首選新鮮牛蒡煮茶或熬湯飲用,既補氣又可以消炎除濕,牛蒡也是很厲害的抗氧化劑,在利尿的過程中也有清腎、增加血液含氧量的作用;若想促進排便,建議把牛蒡做成料理食用,豐富的纖維也是很好的腸道清道夫。
此外,健脾胃的常備食療也可選四神湯,對於脾胃氣虛濕氣較重、或平日腳氣較重、頭重悶痛、餐後嗜睡、精神不濟的體質可以常喝保養,若是清補建議不加動物性食材,避免滋膩影響效果,四神的配方多樣,一種是蓮子、芡實、茯苓、薏苡仁,另一種為蓮子、山藥、薏苡仁、粳米,二種都具有健脾除濕和胃的功能,若純粹除濕,可以在四神中添加生薑、鹽,促進排濕。
對於皮膚的影響,就是以濕疹為主要症狀型態;濕熱型的濕疹多犯黴菌感染,如香港腳、陰部或尿路感染;濕氣重的濕疹多發在肌肉關節的皺褶處,或是穿著不透氣的衣服時,在衣服與皮膚的接觸面出現濕疹或痱子形態的毛孔發炎等,此類的皮膚問題除了要調理脾胃,減少重口味和生濕氣的飲食習慣以外,也要強化皮膚腠里的防護,以防止外風侵襲而感染疫病。
-
是否開始容易有痰多、咽喉腫痛或容易發炎的症狀頻頻出現?整個春天氣的流動是由下往上的運行方向進行著,愈接近夏天,陰陽會轉變成由內向外的方向作用,這意味著夏天會呈現納少散多的狀態,倘若穀雨時期已經有陽氣化火引起的發炎,就需要適時的養收元氣,讓現階段的元氣不致於提早耗散,或是積累在身體頭面部和背部等陽面引起發炎或感染風熱感冒。
養收是指可以選擇平性又有補氣作用的食材,如糯玉米、牛蒡搭配昆布熬湯、四神湯、泰式酸甜類的料理等當作保養。
已經中鏢風熱感冒,或反覆出現黃痰、咳嗽、咽喉腫痛時,可以選黃菊花配薄荷泡茶飲,改善局部發炎的症狀,若已經發燒時仍需先就醫治療,避免自行誤判症狀而延誤治療黃金期。
穀雨的濕氣因風熱而更加上行影響頭面部,無論體質是否強健,都會有一定的機率出現上呼道感染或發炎的症狀,舉凡細菌病毒、蚊蟲叮咬、飲食不潔、或煩燥思慮的情緒出現上火,在面部容易長痘瘡、或口腔潰瘍等。
穀雨是風熱交錯的時期,春睏是春天陽氣漸甦的過程,若春睏能順利度過,夏季特有的暑濕所出現的「疰夏」也較能安度或調理。
-
春季的尾聲,對於情志的紓發就十分重要了,春天是重新檢視「感情」的季節,春主肝氣的調和,如果在春季在情感上無法有所突破,或是過往的感情問題一直無法有共識時,肝氣鬱結的情緒很容易進犯脾胃而導致脾胃失調的現象,情志無法紓發加上脾胃多思慮的影響,容易往壞處思考而加重自暴自棄和控制欲的情緒。
女性相較男性,對於情感的安全感會更為在乎;單身男性容易在沒有對象出現恐慌或被親人期望的壓力下反映出焦慮和逃避的心理,成為工作狂或過著與家人保持疏離的生活而影響身體健康,除了讓自己儘量不要「想太多」以外,有時間常到戶外踏青、曬太陽,讓壓抑的心情得以抒展。肝氣若想宣瀉,可以常敲膽經;若火氣大出現乾眼症,則適合到山林間多看綠色植物,泡枸杞菊花茶清肝明目。
延續清明決斷人生方向的魄力之餘,倘若體內陽氣在此時仍未能提振起來,就會在穀雨感受濕氣沉重的無力感,這樣的無力感會出現力不從心、無能為力的情緒狀態。
在清明的自我期許以後,需要的是提振氣力去落實行動,脾虛者容易在此時推翻先前的目標,或自我設限,把困難放在目標之前而停滯,或是熱情來得快去的也快,無法堅持執行,在中途就意興闌珊,此時轉化的方向是保持專注面對問題,讓解決問題的成就感增強信心,當做自我期許的養份,就能改善停滯不前的困境,順利往下一個階段前進。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