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事,是遲緩兒最佳的居家療育活動!!(106年8月18日)
臺北市學前巡迴輔導教師/柯雅齡
 
家長常擔心遲緩兒能力相對落後於同齡幼兒,而為遲緩兒安排密集的療育課程,包括職能治療、物理治療及語言治療…,回到家又得執行治療師所給予的療育建議,或多或少對於家長及遲緩兒都是壓力。筆者建議倒不如利用周休假日,安排半天的親子家事日,與遲緩幼兒一起討論及一同做家事。
要與 #遲緩兒 一起做家事,家人要表現得很開心,別將家事當成苦差事進行分配,而是一次開心的親子互動。家人可與幼兒一同討論預計要做的家事的範圍、項目及人員分配,剛開始可由大人引導工作分配的方式,熟悉之後,也可讓遲緩幼兒進行分配,可讓遲緩兒練習語言表達、思考及分配選擇等能力。以下建議幾項可與幼兒一同完成的家事:
 
1.#曬衣服:可將衣架放到適合幼兒手抬高的高度,讓幼兒練習將小毛巾、襪子等物件掛在衣架,可讓幼兒練習前兩指的用力按壓,在夾衣物過程中,遲緩兒需要將手懸空做出前兩指用力,另一手輔助的動作,以增進幼兒雙手的穩定度。
 
2.#洗碗:家人可告訴幼兒,讓他們回家之後,自行從餐袋中拿出三個使用過的碗,放入洗碗槽,並練習使用菜瓜布洗碗,洗碗槽若較高,可在流理臺底下加上固定的墊子,幫助幼兒可獨立打開水龍頭、洗碗及沖水。
 
3.#掃地:為幼兒準備大小適中的掃把,讓遲緩兒與大人一起掃地,幼兒先掃一小部份則可。可請幼兒掃到某一方塊中,或運用膠帶標示出一小框,讓幼兒知道要將地面灰塵往固定位置掃,最後在使用畚箕一起清理即可。
 
4.#拖地:為幼兒準備一條專屬抹布,讓幼兒練習擰毛巾的動作,需要用兩手不同方向的前後轉動及用力。家人與遲緩兒使用毛巾一起趴地拖地,為本體及前庭覺的刺激,剛開始可先讓遲緩兒拖一小塊區域,再慢慢地增加拖地區域。
 
5.#摺衣服:練習從小衣物開始練習,例如:毛巾、襪子。襪子則需要先「配對」為一雙,再依據幼兒的口語能力,給予單位詞「一雙襪子」。再慢慢增加摺衣服的難度,像是短褲、長褲、T恤,平日幼兒起床,可讓幼兒練習自行摺小被單,亦是一生活習慣的養成。
 
6.#整理桌面、抽屜:家人與遲緩兒一同思考將物品收拾、分類及歸位,以維持環境的整潔,剛開始只要先從幼兒所使用的桌面、客廳的桌面一小部分先練習即可,熟悉之後再慢慢擴充範圍。
 
7.#擦桌子、玻璃:整理好桌面之後,則拿毛布一起來擦拭桌面,可有順序的引導幼兒擦拭的方式,非拿起抹布隨意擦拭;另外擦玻璃也是很棒的活動,需要做出懸空用力的大幅度的左右上下擺動。
 
8.#逛超市:整理好家中環境後,可與遲緩兒一同構思家中欠缺的生活物品,利用超市的DM將該物品圈選出來,並分配幼兒負責2~3項要買的物品,讓他記得那三項物品,若不清楚,可將DM上的物品圈選後,並剪下來帶著,作為視覺圖示。與家人一同去超市找到該項物品,並用袋子裝好,自己背回來,亦是練習身體負重,及責任感的養成。
 
9.#剝花生、毛豆:忙了一天回到家後,家人可與遲緩兒一起備菜、準備餐點,像是練習剝花生、毛豆等簡單活動,亦可訓練前兩指的操作能力,也可認識不同的食物名稱。
 
10.#搥搥背:做完家事之後,爸爸、媽媽與幼兒可以一起搥搥背,按摩放鬆一下,雙手用力活動,營造良好的親子互動關係。
 
家事的類型很多,只要是孩子喜歡的活動,都是很好的練習。家事是有步驟的活動,需要幼兒動腦思考、並運用粗大及精細動作,是完整的學習經驗。剛開始絕對需要家人的部分協助,不用急,當幼兒稍有執行,則給予適時的鼓勵,以養成參與家事的習慣。
家人與孩子一起做家事,是很棒的親子活動,不要讓幼兒覺得做家事是件苦差事,相反應該是要讓幼兒覺得這是長大的表現,有機會與大人一起參與家庭活動,也從中培養孩子的責任及參與感,在自然情境下的學習,絕對會比每周一次的療育活動,來得有成效唷!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發展遲緩 療育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玉-Fanny 的頭像
    小玉-Fanny

    涅槃之愛~Nirvana

    小玉-Fa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