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道的教育:以成道的方式活在一個開悟的世界里
陪伴一個小孩的成長,你只能跟在他的後面,不能跑到他的前面去。
陪伴一個小孩的成長,
你只能跟在他的後面,
不能跑到他的前面去。
他不需要你為他帶路。
不要因為你是他的父母,不要因為你覺得你比他知道的多,你就跑到他的前面為他帶路,指導他應該走這條路或那條路。
不要把你的意願加在他身上,不要做上帝操控和剝奪他自我選擇的權力,不,即使你出於好意。
對於一個小孩的成長,你在背後給他提供支援就足夠了,不用為他操那麼多的心。
他的事,絕大部分應該由他自己來負責。
父母越輕鬆,他的孩子就可以成長得越好。
如果你對孩子的教育感到勞累,可以肯定地說,你的教育思想和行為出問題了。
你可能在很多事上越俎代庖了。
你代他負責得越多,你的小孩就越不可能茁壯成長。
正確的教育方式是,當你的小孩在前面走,你在後面跟隨他,當你觀察到他實在需要你的説明,才走過去幫他一把。
大部分時間,讓他過他的日子,你過你的。
很多家長做不到,因為他們抑制不住“我知道”、“我懂”、“我經驗過”、“我知道什麼對你最好”的思想念頭。
他們的自我讓他們無法安靜地跟在一個小孩子的後面。
能安靜地跟在孩子身後的家長,一定是一位心靈成熟的家長,否則他做不到。
看看,我們有多少家長自身都還沒有心靈成熟,他們還在心靈成長呢。
繼續學習吧,在心靈層面,我們和孩子齊等。
01
在日常生活中,你能不能不做別人的上帝?
在教育小孩的事情上,你能不能不做小孩的上帝?
做上帝的心態,看起來很權威、很主動,實質上是一種恐懼心態。
恐懼心的最常見行為模式,就是掌控或操控。
一個人為什麼要一次又一次,甚至竭盡全力地去掌控別人呢?
為了安全。
當他掌控別人時,他有安全感和優越感。
當他處在掌控的位置時,他不害怕。
什麼樣的人只流淌愛,完全不想掌控別人?
內心完全無懼的人。
這是肯定的。
內心越有恐懼的人,越重視外在的事實;
內在越強大、越沒恐懼感的人,越不在意外在的存在。
對這個世界沒有要求,什麼也不抓的人,實質上他的內心是沒有任何恐懼的。
一個內在完全無懼的人,除了愛,他什麼事都不想做。
愛是他唯一的工作。
愛是他的呼吸。
你對小孩教育上的恐懼,反映出你對未來的恐懼。
你在試圖通過掌控小孩的命運,來讓自己的命運有確定感。
如此這般,小孩成為了被你利用的工具。
想一想,你是不是正在那樣做呢?
你在試圖通過小孩讓你的內在恐懼消失,你沒在愛你的孩子,你在利用他,雖然你打著愛他的名義。
真正的愛從哪裡出來?
從一顆完全無懼的心中出來。
你心中有恐懼嗎?
倘若你心中有恐懼,你的愛不完全。
做別人的上帝,是幻象中恐懼眾生的常見反應。
不做別人上帝的人,實質上是那些成道者。
來觀察一下,你是不是在教育這個領域中,試圖做你小孩的上帝呢?
02
#吃好睡好玩好,做個別樣“三好學生”
要想讓你的小孩在學習、體魄、心靈等方面健康發展,你就必須讓他在此外的空間裡健康發展。
當生命這一部分發展不好時,那一部分也會發展不好。
要培養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三好學生,你必須讓你的小孩吃好、睡好、玩好——做到這三好。
只有把這三好做好的學生,那三好才能真正好。
否則,那是不可能的。
有人可能會擔心,時間是固定的,生命也是有限的,如果我讓小孩在吃、睡、玩上面用的時間多了,他哪還有時間去學習啊?
那不是瞎扯嗎?
你確定真是如此嗎?
不要讓學習成為恐懼的代替品。
當一個人吃飽了、玩好了、睡足了,他想幹什麼呢?
他想學點什麼。
一個小孩之所以不想學習,很可能是因為他沒玩夠。
他有很多天性方面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而你卻讓他避開他天性需要的東西,往他裡面裝你給予他的東西,這怎麼能行呢?
學習應該是一種娛樂。
在人類吃飽、玩好、睡足的情況下,快樂地進行。如果把學習變成一種艱苦的心靈勞役,那就沒有多少意思了。
吃好、睡好、玩好,做個別樣“三好學生”,這不但是對孩子們說的,每個成年人也一樣。
不管你長多大,當你是一個學生的身份,就應該在基本需求方面善待自己。
只有愛自己的人才能愛天下,只有養足了自己身心的人,才能養育天下眾生。
03
教育小孩不能只給他們一些形而下的、實實在在的知識,還應該更多地給予一些形而上的、玄虛的智慧。
因為他們是需要這些的,這也與他們的空盈之心相契。
你給你的小孩講過佛陀或老子的故事嗎?
你把老子和佛陀生活智慧的要點,貫穿到他的生活中了嗎?
給予他們佛陀、老子的智慧,甚至比給予他們愛因斯坦、牛頓的知識更為重要。
當你和你的小孩走過一個小水溝旁,向他說:“這是一片大海。 ”
——對一隻小螞蟻來說,這不是嗎?
問他一個問題:如何把一張桌子放到一隻茶碗中?
諸如此類的問題,多問他一些。
在邊說邊玩之中,來告訴他一些相對論的知識。
大是相對小來說的,高是相對矮來說的,長是相對短來說的。
世間的一切都是相對的,沒有這一個尺規,就不會有那一個標準。
一個小偷是不是好人?
對於最愛那個小偷的家人來說呢?
也許那個小偷偷東西,是為了一個沒有飯吃的乞丐或者一個沒有錢看病的小女孩呢?
一個小偷是不是好人?
通過與他討論一個問題的多面性、多種可能性、解決一個問題的多種方法,來讓你的小孩從小就心智靈活,而避免陷入頭腦僵化的模式。
小孩的心一直是敞開的,他們的心開始就像一幢窗戶和門都打開的小屋。
隨著長大成人,出於自我保護的需求,他們的一些窗戶和門漸次關上了,他們變得狹隘和固執。
為此,他們承受了更多的生命之苦。
當他們受苦之後,他們去找尋解脫和自由。
而獲得解脫和自由的過程,其實又只是打開那心的窗戶和門而已。
因為我們知道了這些事,那麼在我們教育和影響小孩的過程中,應盡量讓他們心的窗戶和門敞開著。
讓他們看到令他們害怕的,和我們從前自己害怕的一樣,多是一些虛幻的假像。
百分之百的恐懼和擔心都來自“想像”——是那顆移開當下的心,是那個想用自己的想法更改眼前如實存在的妄想,讓自己痛苦和恐懼的。
教育孩子時刻回到真實存在中來,教育孩子時刻分清哪是想像,哪是如實的存在。
讓他們喜悅地活在真實存在中,而不是自己的夢中,更不是自己的夢和現實存在對抗的衝突中。
#教他們以多個角度看問題#以多種身份看問題。 這應該是我們教育的重點之一。
04
明亮的月光在天上,你和你的小孩在院子裡坐著。
給他出一個考題:如何把天上的月亮請下來?
讓他自己去思考。
如果是小一點的孩子,給他提示,並幫他去實際操作。
如果是大一點的孩子,能夠說出一些有效的方案,那麼讓他想得盡可能多。
如何把天上的月亮請下來?
端一盆水來,月亮處在了盆中。
拿一塊鏡子來,月亮處在了鏡子裡。
把盆和鏡子歸復原位,讓他看一眼天上的月亮,閉上眼睛,再問他月亮在哪裡。月亮在心裡。
告訴他,無論月亮在天上,在盆裡,還是在鏡子中,最終都是在心裡。 如果沒有這顆心,對於你,還有一個可知的月亮存在嗎?
我們最終看見的月亮在哪裡?
是什麼?
在心中,是月亮的相片。
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確實沒有任何一個人爬到天上把月亮摘下來,塞到自己的心中。
但即使我們沒那樣做,我們仍看見了月亮,月亮也好像在我們的心中。
那說明,我們看見的月亮和月亮本身無關,我們的心所看見的月亮,是心造出來的月亮的相。
同樣的道理,我們看見的世上的一切都是如此。
無論我們看到了什麼,在哪裡看到,最終都是我們的心藉由物生成的相,並非物本身。
而且,調節心的狀態,我們所感知的物就會改變。
比如,你高興時看月亮,它明亮美麗;而你傷心時看月亮,它貧血難看。
總之,事物沒變,但我們的心變了,它看起來就如變了一樣。
我們活在我們變化的心中。
通過一輪月亮,把心、心的世界以及心是如何創造世界的故事,講給你的小孩聽。
讓他明白,通過改變自心,我們可以改變我們所見的世界......
帶著你的小孩,如此認知世界和生活,這樣我們在生活中就有了更大的自由。我們不必努力去掌控和調節外物、他人和世界,我們只需調控我們的心就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的。
我們不必一次又一次地試著進入萬花筒去挪移它的玻璃片,來改變我們眼中所看到的世界;
因為知道了心就是那個萬花筒,我們頭腦中儲存的概念或物相就是那些玻璃片,現在我們只需輕輕轉動一下萬花筒,就可以看到娑婆世界的美麗了。
教你的小孩認識心、心的世界以及心創造世界的原理,如此讓他們活得快樂——即使他們學習不好,生病,或者遇到其他情況。
讓他們能夠像我們一樣,不管外物如何,我們都快樂,這才是教育的目的。
05
我們通常會把一棵樹、一張桌子或一隻茶杯看做一個「客觀事物」,但很少有人把他們的念頭也看做客觀事物;
而事實上,它們也確實是客觀事物。
我們總是以為,在我們和世界之間不存在任何東西。
世界和我們,桌子和我,茶杯和我——好像人的世界就只有這兩樣看得見的“主”、“客”之物。
沒有人曾經想過,在可感知到的“我”和可看得見的世界之間,還有另一種“客觀存在”——念頭、想法。 我們忽略了它,或者我們被捲入了它。
我們嵌入它太深,或它嵌入我們太深。
總之,過去沒有人曾經專門把念頭、想法拿出來作為一種客觀事物來看待和研究。
而實質上,它們和我們外在看到的一棵樹、一隻鳥、一顆星完全相同。
現在有人知道了“我”和“我的念頭”不同,那麼來學習與念頭分離的技術吧。把這個課程教給小孩:認識念頭的課程,和念頭分離的課程,把念頭也作為像花朵、植物、種子一樣的事物來研究。
學習這個課程,最終能讓我們從自己的痛苦、煩惱和恐懼中解脫和分離出來。
學習心是如何創造概念的,認識概念未產生之前的心;質疑每一個概念;學習認識心、心的世界和心創造世界的原理等。
這些課程非常重要,學校裡應該開設,它們才是真正認識生命和世界的功課呢。我們通過物理、化學、生物學認識世界的方式,太迷失於外在了。
只有認識心、念以及心念反應於世界的方法,才是真正認識生命和世界的方式。
這才是真正的生命教育、心靈教育——也應該是現代佛陀教育的實質。
手裡拿著一枝花,問你的小孩“這是什麼”。
問他:花在哪裡?
它真的是花嗎?
對一隻小狗來說它還是花嗎?
對一隻小貓來說呢?
你閉上眼睛睡著了,對你來說這枝花在哪裡?
誰創造了對你來說的花?
你眼裡的花和他眼裡的花完全相同嗎?
世界上第一個人見到這枝花時,他是如何看待它的? ......
用諸如此類的問題詢問你的小孩,用他能聽懂的語言和他能理解的方式,讓他漸次知道你要讓他知道的東西。
每天學習書寫念頭,把你的念頭和你分離開來看待,從中了悟生命和生命中的世界。
讓你的小孩和你一樣徹底解放——開悟和成道。
開悟可以從小孩做起,他們可以做到一直不離開道,一直是成道的。
你認為這可能嗎?
世界上有一個人做到,就會有另一個人做到,就會有一群人做到。
願我們都以成道的方式活在一個開悟的世界里。
06
觀照念頭的結果,最終導致對「覺知」的瞭解。
教你的小孩知道什麼是覺知,如何一直使用覺知,用他能聽懂的語言和盡可能明白的方式。
拿杯子時要有意識,翻書時要有意識,做廣播體操時要有意識,走路時要有意識,刷牙時要有意識......
慢慢地,讓他知道“覺”這個東西,學習一直以“覺”觀“念”,最終時刻安住在“覺”上。
把這作為訓練的一堂課,並讓他把從這堂課中學會的品質帶到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過從小學,甚至幼兒園開始學習和訓練這些,直到大學的課堂。
想一想學會這些的人,在他們的生活中和我們的社會中會如何。
能夠覺知一切事,能夠很好地對待自己念頭的人是一些什麼樣的人?
那將是一批覺醒的人,一群只有快樂沒有苦惱的人。
教給你的小孩覺知的方法吧。
把這“新”的課程加入千百年古老的教育中,讓教育為培養覺悟的人而進行吧。
07
“如何對待煩惱”——這應該成為每一個校園、每一個課堂、每一個孩子都必須學習的功課,因為人生在不斷地遇到它。
老師們教我們物理的、化學的、數學的、文學的、歷史的、地理的知識,但從來沒有人教給我們如何對待人生的煩惱,而我們卻幾乎天天不斷地遇到大大小小的不愉快。
我們社會的教育,確實應該把這一課加入。
而且它最好由那些已經覺悟的人教導。
心理學的老師和教授解決這些問題是有限的,因為他們自己也苦惱重重。
心理學是用頭腦的理論、知識和技術來解決頭腦的問題,它無法從自身中真正解脫出來,它給予的“解決”是一種幻象。
因此,這門課應該由那些修行很好的修行人來教導。
願有人把教導認識生命和存在的真相、除卻生命苦惱的真正辦法帶到學校中去,從孩子們開始,締造一個喜悅自由的人類心世界。
08
往孩子頭腦裡裝載更多的知識,訓練他們掌握一些技能,那是為生存而存在的一個方面。
要想活下去,知識和技術是需要的。
但要想活得好,智慧和道更重要。
術在支撐頭腦,道在養育心。
一個人要想愉快自由地活著,道和術都需要。
但要記住,修術是在訓練頭腦,為生存;修道是在養心,為生活。
現代教育中,人類把更多的能量給了頭腦,給心的反而很少。
我們意識到了這些本末倒置的教法,所以要調整過來。
道是樹根,術是樹枝或花朵。
我們要培育一棵樹,重點應該是它的根而不是它的枝葉和花朵。
道的教育是一種柔軟的教育。
柔軟的教育是一種智慧的教育。
柔弱且能存在下去並存在很久的生命,往往比那些強大的物種具有更多的智慧。
體格強大的動物往往沒有多少智慧,因為它們憑藉體格或強悍就可以存在下去,不必發展心的智慧。
相反,那些弱小的物種卻往往具有更多的智慧。
為什麼呢?
因為它們必須用心的智慧來彌補身體的弱小。
所以,事實往往是,強大的人被知識塞滿,卻無知空洞;弱小的人輕靈空盈,卻珍藏智慧。
教育一隻羊如何應用繩索,比把一隻羊培養成狼來對付另一隻狼更好。
道的教育就是一種成為繩索和應用繩索的教育。
它不是教授對抗方法和訓練戰鬥力量,它是教導如何使用智慧、不費吹灰之力就解決問題。
它給你一種認識真相、破除幻象的無懼的生活狀態。
訓練一隻羊超過狼,和狼格殺成為勝者,是艱苦和血腥的。
有道的人不那樣教育後代,他們教給後代智慧生存,柔軟存活。
他們不傳授對抗和戰鬥的方法,他們教導以柔克剛之法。
道是一根繩索,道的教育就是如何成為一根繩索的教育。
一隻弱小的羊不會怕一隻狼,只要它學會了使用繩索。
本文來源於網路,公益分享、參考之用,客觀思考、理性評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玉-Fanny 的頭像
    小玉-Fanny

    涅槃之愛~Nirvana

    小玉-Fa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