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空,真的要好好把過往的心情點滴和歷程都一一寫下來呀~
像個戰士似的,也蠻值得紀念的...
嗯~~~證明我是個有故事的人,真好!!^^
---

不管是誰都會經歷人生中的死亡、孤獨等一切黑暗的東西
心理治療師也不能避免
兩者之間更像是旅途中的伴侶---歐文.亞隆

你的感受是什麼?先去試著發洩心情/感受,解決最表層的症結(放下那個緊抓不放的情緒),再去面對內心深層的症結,我們才能真正的成長。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所以很容易產生焦慮情緒。
合理的宣洩,可以有效的消除負面情緒,從而以健康的心態面對生活,我們稱為「宣洩療法」。





Dr.:每天堅持寫日記,把自己的想法、心情、感受記錄下來
同時還要讓自己知道---總有一天我們會長大,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活的。

F.H:不打孩子,他不聽話呀~恨不恨我無所謂,只要他將來有出息就行
D:可再這麼打下去,他有可能還會危害到他身邊的人。他一直對你的負面情緒積攢的就像一個高壓鍋一樣,一觸即發。他之所以這麼暴躁,是因為他對你的這些負面情緒全都發洩給在他身邊阻礙他的那些人。如果你們之間的關係不能得到改善的話,那在他身邊的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你們父子之間的替罪羊。就像我講的話,你都認為是錯的
FH:我教育孩子不對嗎?
D:當你選擇去指責他的時候,那不叫溝通,而是說教。
你在詆毀他的自信心,他現在心都已經封閉了,不管使多大的勁、說多大聲,他根本聽不進去。
如果你想要他主動跟你溝通,首先得有耐心當一個好的聽眾,給他時間,他才會慢慢說出自己的心裡話。

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可我們也是一家醫院

M:是我沒能讓他活下去,但他不應該也不願意這樣活下去,沒人願意這麼活下去,他可是一個有尊嚴的人。你是大夫,他走的時候有多痛苦應該知道。
G:身為醫生,我是應該理解你的選擇,可是他是我爸爸,從小陪著我長大,我無法做出這麼冷血的決定。


G:妳只顧著你自己的想法,完全不顧家裡人怎麼想,你這種跟患者講道理的方式,只能加重他的心理負擔。
不能體會患者痛苦的醫生,技術再好也不能算是個好醫生。
目前心理科主要面向處理的是心理困擾的正常人群以及輕度心理障礙者。而精神科主要接收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症、腦器質性障礙症還有酒精藥物等重症依賴患者。從屬關係一定要搞清楚。
不僅僅是由於應激事件引發,患者的人格特質、成長環境等因素也是至關重要的。
治療躁鬱症,首先要去聽患者講述表象的誘因,與此同時,也要和患者一起去探索深層的癥結是什麼。不僅僅是解決出現的問題,探索自己的不良互動模式,去克服、去成長,這才是真正的療癒。

P:我沒聽她的話讀博,我退學了,因為我累了呀~我從小學的時候就沒有過周末,沒有休息時間,不是輔導班就是興趣班。在我媽那兒,只要不是一百分就是不及格,95分以上所有錯題抄50遍,95分以下的所有錯題抄100遍,有一次我考了87分,跪了三個小時的搓衣板。我怕她的那種眼神,我在她的眼睛裡看不到愛,無論我多努力,我看不到一點點讚賞。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考試失敗。
失敗,一定有它失敗的價值。要相信自己可以從頭再來的。
說好聽,我是出國深造,其實我是怕了~我想躲她,我想躲得遠遠的。
我想告訴她---她錯了!!
我如果不按他設計的生活活,我也能活得很好。當我牛到能當一方霸主,覺得自己無所不能,我就只想到她面前告訴她---你錯了,我是對的!!你就認可我一次,不可以嗎?我媽還是潑我冷水,讓我覺得我所有努力都是白費的,我就是個沒有用的人。我就是應該按他安排的那種方式生活,我沒有,所以我失敗了。
不要這麼否定自己,其實你曾經成功過,說明你是有成功的能力的。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覺得你依然是可以成功的。但你到現在都還在用盡全力想要證明,這說明她的看法對妳來說依然是特別重要的。妳其實不過是想要證明---不按照媽媽的意思去做,依然可以成功,依然值得被媽媽愛,對嗎?只是妳沒想到這給妳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其實妳知道她是愛妳的,只是她愛妳的方式太過激了。
沒關係~想哭就哭出來吧!!哭,是一種正常的情緒表達
(心理治療最怕哭不出來,如果能哭出來,其實是在釋放情緒)
我挺討厭自己哭的
妳為什麼會討厭自己哭呢?
因為哭就是軟弱無能啊~其實我打小是一個挺愛哭的人,但是哭有理嗎?弱就有道理嗎?我開除那些嬌滴滴的女生了,因為職場不相信眼淚,它不是來跟我們談感受的。
這些話,是不是曾經妳媽媽也跟妳說過呀?
以後再有不好的感覺時,就默念字條上的話:
不能讓媽媽滿意,不是我的錯,是說明了我和她想的不一樣
就算我失敗了,也不能說明我一無是處,只是證明我勇敢去嘗試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雖然問題還沒有解決,但至少已經開始正確面對了。她的媽媽既是給她造成傷害的人,也是她最想取悅的人。這種生長環境,才是她性格的成因和導致躁鬱症的根源。
他們不是不想溝通,而是都太在意自己的感受了~還缺乏正確的溝通方式,才會一說話就吵起來。
把躁鬱症完全都歸為原生家庭的錯嗎?
她放大了自己與母親的關係、對自己的影響,尤其是她需要做重大決定時。(幼兒期或兒童期的依戀關係建立失敗,導致的人格不獨立)
如果她不能真正獨立地為自己做出決定,而是靠那個留在她心裡的「媽媽的期望」做決定,那我們現在的疏導只能是暫時的。躁鬱症的遺傳機率是很高的,除了家庭關係中的矛盾這些心因,從自己的原生家庭中抽離出來,觀察自己---懂得觀察出因為被期待過高而承擔的潛意識壓力如何干擾自己。只有認清這些,才能釋放壓力,降低自我期望,理解自己,達到與自己和解。
---
稻苗、孤鳥、花豹
---
沒有自信的心理障礙,或許可以藉由整容來讓自己覺得完美,但心理因素沒有真正排除,沒有辦法接受&面對最真實的自己,這樣的面具我們能戴多久?
集體潛意識

自知力:患者對自己精神疾病認識的能力。
定向力:一個人對時間、地點、人物以及自身狀態的認識能力。
家庭治療:以家庭為對象實施的團體心理治療模式。
宣洩療法:讓患者積鬱的情緒發洩出來,以達到緩解和消除消極情緒的目的。
社交恐懼症:個體面對社交情景而產生顯著的害怕和焦慮。
溝通障礙:個體無法理解或使用語言進行有效的溝通。
創傷後應激障礙:個體目睹或經歷創傷後出現的精神障礙。
抑鬱症: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的心理障礙。
兩者之間往往存在著併發的現象。
間歇性爆發障礙(IED):患者無法控制自己的衝動,經常出衝動的言語爆發或肢體侵犯。(常發生於抑鬱重度階段)
一過性:某症狀在短時間內出弄一次,往往有明顯的誘因(EX:低血壓)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以高攻擊性、情感不穩定為主要特點的人格障礙。
社會心理學:研究社會背景下,人的行為及其心理依據的科學。
從眾效應: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改變自己的觀點,以保持和大多數人一致。
躁狂症:以情感高漲或易激惹為主要表現的心境障礙。
躁鬱症(BP):又稱雙相情感障礙,既有躁狂症狀,又有抑鬱症狀表現的一類心境障礙。(時而興奮可能會忘乎所以,時而心情會跌入谷底,兩種情緒在不斷交替---但人們很容易忽視患者的抑鬱狀態,其實會反覆交替發作。)
精神分裂症:是一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表現為感知覺、思維、情感和行為等多方面障礙以及精神活動的不協調。
腦器質性精神障礙:由於腦部病變引起的精神障礙。
物質使用障礙:使用精神活性物質(包括酒精、大麻、致幻劑等)導致的精神障礙。
原生家庭:個人出生和成長的家庭。
依戀:嬰兒與其照顧者之間存在的一種特殊的感情關係。
-----
劫數也好,桃花緣也罷,
只要記得歷劫歸來後,
仍持續對生命保有信心,
任何時候命運讓我們滑了一跤,
都是為了讓我們蓄積再次站起來的力量,
渣男渣女都會過去,
靈魂黑盒子卻會留下一筆經歷後的轉大人紀錄。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