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裡早就不想做了,可就是放不下的那些,其實不是捨不得,是害怕---害怕第二天睜眼不知道該做什麼。

怪罪別人,總比承認自己不夠努力要容易得多。

只有使勁地呼出廢氣,才能給新鮮的空氣騰出地兒來。

不就是為了挑大梁,為了獨當一面嗎?那為什麼不抓住機會?

離了那個位置,一點痕跡都不會留下。
就算工作做到A,人也永遠是個E,沒有絕對不可替代性。要給自己選條路,好壞都賴不著別人的那種。只要一件事,是自己真心想做的,再難也難不到哪兒去。

不缺吃喝的孩子,要是心裡不使勁,壓根就抽不動,安逸慣了。既沒有求勝的決心,也沒有刻苦的動力。

如果形成不了體系跟規範,它就永遠都會跟之前一樣---一窮二白。

想真正地做起來,是需要團隊所有人往一處使勁的。




為什麼要避嫌呢?那是因為有嫌才需要避啊~
想跟他匯報,想得到回應,就是因為想他了。

如果我有一個機會,那個人如果不是他,那又會是誰?



即使不在球場上,誰也不知道生活中會有什麼意外和傷害~誰不是帶著點膽怯過日子呢?
焦慮,反而自亂陣腳。試著重拾信任
未來未知,帶著膽怯也要往前走。
沒有什麼事情是過不去的。


太聰明,有時候也是一種負擔。會防備,會敏感,會自我保護
有時候過多的擔心害怕,反而會輸給勇往直前、不計後果的熱血笨蛋。

-----
誰心動? 找 我是誰^^
我是誰,是一種行動力量。
我是誰,是一種創造過程。
我是誰,是你為自己創造的一種答案
---世銘哥
一個是從主體的角度出發,
建構者本身的「意義」。
一個是從和合的角度
來思考構成者本身的「元素」。
經常思考「我是誰?」
可以在心理層面強化存在本身的意義感和安頓。
而經常思考「誰是我?」
則可以在靈性上趨近實相,
破除以我為假名的主體。
---大正老師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