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生的路 自己選擇
每個人 都只能陪走一小段
軌道分離之前 我們總會學到些什麼
愛 十足存在的感動
話 瞬間理解的撼動
念 內心起伏的牽動
有人說
離去 是為了騰出更多空間
讓下一個新的能量進駐
人 能不能這麼瀟灑的放下
----
-----
再認同不過了…



【轉貼共時分享】教育要作喚醒的功夫,
而不是強行地灌輸知識
不在於傳授和灌輸某種外在的、具體的知識與技能,而是要從心靈深處喚醒孩子沈睡的自我意識、生命意識,促使孩子價值觀、生命感、創造力的覺醒,以實現自我生命意義的自由、自覺的建構。
教育是為了引導孩子進行『自我教育』,當孩子能夠進行自我教育的時候,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學習與生命成長的體驗,
這種親身的體驗及知識,
得來的是經過他自己驗證的,這樣也就將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了起來,有了自我思考的能力,也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就是智慧。
孩子的心智喚醒了,
他就會留心發現周圍的世界,探究其中的道理,並思考怎樣與世界發生關聯,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孩子自然會得到成長力量,並能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與方向。
蘇格拉底的父親是一位著名的石雕師,
在蘇格拉底很小的時候,
有一次他父親正在雕刻一只石獅子,小蘇格拉底觀察了好一陣子,突然問父親: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好的雕刻師呢?
看! 父親說,以這只是獅子來說吧,
我並不是在雕刻這只石獅子,我是在喚醒它!
喚醒?
獅子本來就沈睡在石塊中,我只是將他從石頭監牢裏解救出來而已。

蘇格拉底本人不也是一個偉大的心靈雕刻師嗎?
他經常說:我沒有智慧,我只是智慧的接生婆。
他利用接生術,將那個時代的人們的心靈,一次又一次從蒙眛狀態中喚醒。
他說我只是借古聖先賢的智慧,喚醒無數人的智慧,引導人們找到喚醒孩子智慧的鑰匙。
我們的孩子,特別是認為成績不好的孩子,就是石塊裏面沈睡的獅子,
我們應該喚醒孩子心靈深處的天賦潛能,和內在力量,讓孩子從蒙昧中醒來,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學習,無限度地增加孩子的學習負擔。
孩子在被動狀態下的學習,只是應付差事,
對孩子的智力啟發是毫無意義可言的。

不做孩子學習的催促者與強行灌輸者,
不僅僅是要從外部解放孩子,
而且要喚醒孩子內在的心靈能量與人格理想,開啟孩子的智慧,發展孩子的潛能,激發孩子的生命創造力。
這位智慧的希臘老人的故事,
可以啟發我們保護好孩子的自尊,
呵護好孩子明凈的心靈,讓他們見微知著、觸類旁通、自覺自悟,在成長中收獲自尊、自信,樹立生命價值意識。
當有一天,孩子驚喜地感受到一種躍動的活力、一種難以遏制的生命激情與力量的時候,教育也就觸及到了其真正的本質——『喚醒』,這也正是心教育的精髓與智慧之所在。

更重要的是一種自我覺知,自我覺悟與力量。
孩子的求知欲望與生命的力量被喚醒之後,就會自覺主動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而這個探索的過程,也就是孩子自我喚醒心靈智慧的過程。
文:Ming Hsu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