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重點摘錄:
無價值感連帶的情緒,就是自卑,沒自信,焦慮,想要做更多的事情證明自己,恐慌到停不下來,很擔心被拋棄,希望自己是有用的⋯⋯
更極端的案例就是,因為感覺到沒有價值,所以才更要證明,結果就出現了玻璃心跟攻擊性。
像是容易動怒,覺得每個人都在針對自己,不肯聽別人解釋,好鬥爭,用惡意解讀每一個人的態度(這也是一種競爭跟比較,來感受個人的優越感)。
因由於沒辦法控制自己對環境的質疑,就算感覺到強烈的孤單寂寞,也沒辦法真正的相信別人。像是建立起一座巨大的城牆,擋住世界,但是也擋住自己走出去。
這種狀況也像是保護程式,除非他自己發現不對勁,願意重新檢視這座心牆是怎麼建造起來的,否則旁邊的人就算想要幫他,效果也是有限的。
情緒自我封閉的人,以及他的無價值感,通常又伴隨著成長過程中的強烈寂寞,以及屢屢被拒絕的創傷,不得不獨立長大,以及放棄和別人交流。
練習有耐心的陪伴自己,觀察自己的情緒,包含無價值感。只有我們學會耐心對待自己,才會耐心對待別人。
太期待自己「變好」,想要更快速的改變,沒辦法讓自己停下來(或者覺得休息跟停頓都是不好的,自己一定要很努力的往前衝),才會覺得,沒辦法跟自己相處。這是一種慣性。
我們的社會態度---人們之間的焦慮,是相互層疊,混淆在一起的。
父母親會拿自己的小孩跟旁邊的小孩比較成就,又暗藏了父母親的焦慮感,所以要透過小孩子的能耐,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很多的親子關係吵架,都是類似的問題衍生的。
因為壓力不會消失,會儲存在身體裡面。然後一代一代的,這些無價值感、生存恐懼,透過繁衍來到我們這個時代。
年代都有它的主題。這是精神時代的開始,精神跟我們的情感,內在的感知有關。所以,在進入這個精神時代的過程裡,人們非常需要練習「表達的能力」。
因為你的內心世界,你的壓力,你傳承的故事,只有你,才知道。
所以有「自覺」很重要,也只有「獨處」才能釐清自己跟別人的差別,進而知道自己要的,還有不需要了。而不是應付別人的價值觀。
搞清楚自己的需求,願意認識自己的感受,想要求救跟學習,這才是療癒自己的開始。
所以生活跟靈性是密不可分的。你的情感,你的壓力都跟家族有關。就算你不喜歡,可是我們的基因還有習性,都繼承了舊年代的不耐煩和焦慮感。
要一直面對這些壓力也是很累的。而今年的主題是健康,健康就是放鬆,保留休息的時間,增加活動量,做好時間控管,要跟重視自己是需要調適心態的。
精神層面的蛻變,就像長肌肉一樣,要花時間慢慢地累積。無價值感的議題,在我們的身上還是會持續一段時間,每個人身上都有無價值感衍生而出的各種特質。
如果知道不止自己一個人在承受時代的議題,而是所有的人類,在不同的土地上,用各自的方式承擔時代的議題。也比較沒那麼孤單了。
---
阿彌陀佛

感恩星雲大師此生為這世界的辛勤付出&奉獻
造福後世
《真誠的告白---我最後的囑咐》內文邀請您花時間細讀品味,大師風範值得讓人省思&敬佩
感恩有因緣福報受用一切
與佛光山、人間大學及相關道場結善緣
恭賀星雲大師功德圓滿往生善處 乘願再來
以文化弘揚佛法,
以教育培養人才,
以慈善福利社會,
以共修淨化人心。
給人信心
給人歡喜
給人希望
給人方便
以退為進
以眾為我
以無為我
以空為樂
光榮歸於佛陀,
成就歸於大眾,
利益歸於社會,
功德歸於信徒。
說好話是真,
做好事是善,
存好心是美,
讓三好運動的真善美在社會裡生根。
智就是般若,
仁就是慈悲,
勇就是菩提,
要努力做到,
讓戒定慧在我們的心裡成長,
以實踐菩薩道做為我們人間的修行。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