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幾次跟人談到傳統爸爸的形象,權威守舊、重視倫理態度,有可能很少打罵,但一打罵就很嚴重,也有可能常碎碎念,不高興就動手。很在意傳統價值,很希望孩子聽話,好好讀書,除了讀書不要搞太多外務…
很少跟孩子談心情,只會跟孩子講事情。孩子小的時候,還有可能親親抱抱,等孩子稍大一點,就不太進行肢體接觸。孩子的事常交給媽媽,平常跟孩子互動不太起來,互動沒多久就嫌煩。很少鼓勵,但有時候會破壞原則,買東西給孩子。
我們一起討論的人,都有些共同的想法。傳統爸爸其實很可憐,他們大多認真負責,為了家庭的溫飽,但是搞到最後跟孩子不太親,甚至很孤單,有時候媽媽可以跟他對話,有時候連媽媽都對他敬而遠之。
不懂得適當表達自己的軟弱,喜歡逞強,覺得接受孩子幫助有點丟臉。做孩子的,要幫到這種傳統爸爸,需要很有技巧,有時候要連哄帶騙,「順便」幫到他,他才會接受。
有不少家長,自己就受過傳統爸爸的傷。爸爸拒絕孩子的情緒,拒絕孩子接近,甚至用很不適當的方式回應。所謂的父愛,最後只化約為有沒有讓孩子吃飽穿暖。
不過,我們都長大了,我們終究知道,傳統爸爸其實有其非常內斂的情感表達。像是傳統爸爸覺得自己做錯事,也許不會道歉,甚至在口頭上逞強,但會突然幫孩子切一盤水果,買一個東西。其實,他已經用他的方式道歉了,但是我們孩子覺得不夠,一定要口頭說出來才算,這就挑戰了傳統爸爸的能力範圍了。
人就是這樣,相互理解了,從大處來看,其實都能過得去。偏偏我們有時候就是想不開,沒辦法放過別人,也沒辦法放過自己,硬要在小地方鑽。
當傳統爸爸年紀大了,也許慢慢卸下當爸爸的角色與責任,有時候情緒就會活起來,會哭也會笑。不少中年父母,跟老年父母的和解與修復,在這個時候啟動。
關係雖然不能預期,但不需要放棄。也許我們跟父母處得不好,或者感覺關係裡有缺憾,看看上一段文字,閉上眼想一想,關係還是有可能有轉機。別把所有力氣放在傷心,暫時改變不了的事情,就把時間留給自己,等到黎明才有力氣前行。
祝福您!
---------------------------------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相關文章與訪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玉-Fanny 的頭像
    小玉-Fanny

    涅槃之愛~Nirvana

    小玉-Fa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