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重點摘錄】#練習不孤單 01-09
🌿孤單,
是一口深不見底的井
是無法用恨來表達的無奈
是來回衝撞的承擔
是成全他人的夢
🌿陪伴,是連結人與人關係的重要關鍵,也是根本。是經年累月的實踐,是發自內心的互動。
重點不是「陪」,而是「伴」。
愛,是人在心也在的陪伴,「存在」自然就會產生一種力量。
🌿諮商關係中的「陪伴」
(暖身、了解、情緒、回溯、學習…)
是一種生命與生命之間在多重時空維度下的深沉對話與關照。
 
認識苦的特性、本質,接受苦的現象,轉化面對的心境,從而能夠度過與超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陪伴與傾聽。
愛,是人在心也在的陪伴(被他人承接=安心)
從盲(不願意看清)與茫(不知道如何做)中解套,好好陪伴自己
透過書寫,可以進行反思並傳遞善知識;
透過閱讀,可以吸收他人經驗,對照自己狀態。
每個人都辛苦,每個家庭也都不容易。
療癒過程需要時間積累,也需要堅持。
 
自我覺察
自主學習
自助助人
 
🌿暖身---建立信任感
了解---以傾聽、詢問為主,藉由了解事件的前因後果,蒐集相關可用資訊
情緒---觀察感受、命名、接納、梳理情緒訊息
回溯---透過有意義或記憶深刻的事件進行討論、回顧,找出是否有固定行為模式
學習---運用不同的技巧提供練習、協助
🌿透過書寫,可以進行反思並傳遞善的詹識;讀者透過閱讀,可以吸收他人經驗,也對照自己的狀態
🌿星雲大師:「苦只是一種過程、一種學習、一種挑㽞、一種生命向上提升的因緣。認識了苦的真義,我們可以轉苦為樂,可以轉迷為悟。」
🌿面對未知,會恐懼是正常的。那是身體保護的機制,也是經過多年演化得以存活的原因。
🌿每個人的存在,都有自己的使命與功課。
存在的意義,在於每一天認真對待,如實地活在當下。
🌿生命是一條長河,從生到死,並不總是直線前進,一路可能彎彎曲曲,可能風平浪靜,也可能波濤洶湧。我們一直在接受生命考驗。
🌿或許,生命的價值不在於活著的時間長短,而在於珍惜當下的每分每秒,學習「道愛、道謝、道歉、道別」的人生功課,認真過生活,讓自己不留遺憾。
🌿悲傷無法比較,
每一次的死亡或別離,都不會是一樣的傷口。
🌿愛一個人需要時間,悲傷也是!
給悲傷一點時間,讓傷痛有機會撫平。
🌿悲傷有它的歷程,
可以告知需要幫忙時會盡力協助,
讓對方用自己的步調緩緩療傷。
🌿《意義的追尋:轉化哀慟的最終關鍵》
悲傷五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
🌿人在情緒高漲的時候,很難進行理性思考。能自我覺察情緒處在何種狀態,能幫助自己知道是被什麼困住。
🌿失落是必然,不需要壓抑。
遇到問題時,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認同對方的主觀情緒,不代表必須認同他的行為。
🌿當我們愈是能夠坦然面對,一起談論、懷念、哭泣、說笑時,那些遺憾、失落以及美好回憶才有機會重新詮釋,都能幫助在復原路上走得更平穩、順利與安然。
🌿拒絕的心,需要找對開啟的鑰匙
不是每一個問題,都有機會進行深度處理。
🌿每個人手中都握有打開自己心門的鑰匙,
只看自己願不願意讓陽光有機會照進來。
🌿保持面對挫折的彈性,也進行自我覺察及反思,肯定自己的努力,釋出善意,不過度落入自責的迴圈,更提醒自己保持善念,運用所學,做當下所能做的最好處理方式及決定。
🌿在感受到威脅或進入陌生情緒,習慣先烙狠話嚇唬對方的人,是為了保護自己脆弱的自尊,也避免有所期待又再受傷的可能。以為自己先出手,「心」就不會受傷,可能將可能的傷害隔絕在外。
🌿不安與長期被拋棄的感受,會讓人拒絕所有人的關心與好奇,把自己武裝起來。即使孤獨,但至少安心。
🌿內在小孩呼救,憤怒和恐懼無處宣洩,必須打開一個透氣小孔,好讓這些情緒得以釋放,能量歸於平衡。
🌿沒有人天生要劍拔弩張地對待他人,但如果這是生存的自保方式,表示對方其實有段時間過得很辛苦。
🌿陪伴和傾聽,本身就有療效,也有力量。
🌿深埋在內心的壓力和焦慮是需要被看見並梳理的,忽略和處罰無法解決問題。
因為情緒需要有宣洩的管道,而不是壓抑或防堵。
🌿如果態度和心境改變了,看待很多事情的角度也會不一樣
🌿耐心等待,總會看見不同的風景。
很多時候,慢慢來,比較快。
🌿沒有機會被好好處理的事件或情緒,常會阻礙我們與真實的自己靠近。
🌿人都有潛力,也都有自癒自己的能力。
🌿再多的擔心,也無法代替孩子過他的人生。
當我們不斷指責孩子,即使話語裡有關心之意,孩子接收到的,也只會是我們對他的嫌惡,而非愛。
🌿小孩尊敬也在意大人的看法,總希望能得到認可,
對於大人定的目標,有時候不是他們不願意,而是做不到,追得很辛苦,就產生了更大的挫敗感。
🌿💖🌿💖🌿💖
諮商關係中的「陪伴」,是一種生命與生命之間在多重時空維度下的深沉對話與關照。
透過連結,我們才得以看見隱身在情緒背後的元素。
我們的思考、想法、認知往往被不合理的內容所困住、框住,讓自己的情緒平盪了許多負面元素,甚至於行動脫序、失序。
有些人心裡有話,但還不夠信任,或是心裡千頭萬緒,所以保持沉默。但只要我們的人與心陪在對方身邊,就可以給予很大的力量。
只要心在,我們都不是孤單的。
有時候太渴望成為別人的天使,就會變成自己的惡魔。
我們「接受」的歷程,可能成為幫助他人的依循。
藉由他人的經驗分享,嘗試為自己找到一個可能的逃生門。
放下不等於放棄,只是暫時休息,等待其他機緣成熟,就還有機會回來處理它。
 
 
看了這幾個篇章
總是讓我想起…
很多時候
我們當下的情緒 都會被理智壓抑克制下來
如果事後沒有良好的自我陪伴或梳理抒解
它們並不會因此而消失
反而會容易在生命中形成卡點
不時冒出頭來循環、拉扯
呼求我們正視
也就是兩個常聽見的名詞:靈魂碎片或內在小孩
當我們藉機陪伴、療育好自己
這些生命課題&感覺就會自動消散
回歸更完整而美好的自己🥰🙏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練習不孤單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玉-Fanny 的頭像
    小玉-Fanny

    涅槃之愛~Nirvana

    小玉-Fa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