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的連接是最重要的基礎。
女人的愛跟性其實很難分開,心沒有辦法被連結,沒有辦法被支持,就很難強迫自己去連結性。
心跟心連結的品質,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所有的行為、動作、語言,無時無刻都在前行,讓我們進入真正的內在。
 
課程會設計一些有困難度(有一定程度)的挑戰,讓你無法迴避,而你必須要面對…
當你做的時候,你去跳入問題的核心,你才會明白你自己真的是卡在哪裡。
當你願意去做的時候,才有機會去跨越它。
當那個課程的練習對你來說,是沒有任何挑戰的時候,你是不會進步的。
我覺得我自己應該是準備好了,其實就要把所有身上的東西全部交付。我覺得自己很多態度和觀念都已經準備好了,應該就只是學習一個比較實踐型的工作坊而已。結果發現自己感到非常沒有安全感。
有些人,並不避諱被看見,而我卻跟別人的眼光在博鬥,感覺自己的內在很忙,外在很安靜,感覺到身體在緊張,活得多不自然。那個強烈的對比,鍛鍊了我們更高的心性。平常都是搔一搔癢處,唯有強烈的衝撞之下,才能夠去確認自己的狀態,看自己能不能承受。(感覺就像打掉重練---把我們從谷底打到更谷底,再爬起來一直調整、一直修正)
我們會願意去衝撞,為了追尋更高的理想,那就是修煉。
國情不同,我們會有不同的集體潛意識---ex:受到同樣的壓制,我們受到同樣的道德教育。
所有事物都是越恐懼,壓抑越多,反彈會越大。
在磨擦的過程中,體內有一股能量在蓄積,就是一個非常純粹的感受,在釋放自己內在的壓力。當我們到達「空」的時候,很多的區域其實是在放電。
我看見自己的女性特質越來越脫離,把我淬煉到在職場上只針對事情處理,已經完全忘記自己是女人。不管外在穿著是什麼,活出很陽性(陽剛),然後又存在一種競爭比較。
父母在我們心中的樣貌,都會一直影響著我們。
我的母親跟祖母互相攻擊,或說父親的壞話,但我的父親無法保護我,也無法為自己的行為辯論,我就會自然地貶低男性,讓自己活得很陽剛、很有能力、很強大、很金剛芭比。但是私底下的我(別人看不見的我),卻有一份對情欲深刻的渴望。
當我們真的很深的去揭露自己的一些問題、議題
我自己的生命故事跟我自己的秘密
能跟別人分享的還是有限
在一個靈魂的使命,我想知道自己生生世世來,自己最大的障礙是什麼? 那我的使命,這一生來地球是要做什麼?這就是自己生命開悟的歷程。就是要來走一條順修的道路。即使就是一直在同一個議題上,無法驗證,還是會帶著那個感覺前進。
老師藉由一個簡單的問題,看你的表情反應
然後你回答出來的,是不是真心。
如果學了那麼長時間的身心靈課程,把自己學成了不需要性、沒有情緒、不需要感受,像行屍走肉,那就學錯了。
我去反思自己的狀態與反應,或從別人的故事中能夠帶給我的一些啟發、一些內省。作為一個所謂的現身說法,去傾聽一些不同的經驗。
誰也沒想到---上課偷錄音複習,後來會變成是出書的底本累積。
按照古代密教的方法,要來拜師,得先考驗。先把對方打回去,再看對方的反應。有些人一下子就被打垮了。但如果學生來要求傳法三次就成禮。如果沒有傳就犯戒。
知道理論就像是在岸上學游泳,但我們必須要直接跳到水裡面去游,才是震撼教育,也才會真的知道什麼叫做游泳。
所謂直指人心(核心)的方法,就是直接指向問題,讓你從中看到自己卡的點在哪裡。
如果自信心沒有被真正建立起來,即使外在光鮮亮麗,但其實內在是很自卑的,沒辦法在他人面前自在做自己。這就是心理學上一個非常詭辯的事情。
直接的撞擊,讓自己有很多的反思機會,看見自己到底在執著什麼,就會有一層新的洞見與穿越。
就從接受自己身體的排泄物開始。
要先接納它,也要讓別人也能接受自己。再從中得到領悟&喜悅。當我們真的放下,進入禪定狀態的品質。
從一開始的理解,到重新回顧,再到說不完的反饋感受。才會明白課程的後座力設計,是要感受到那些語詞背後真正的意義。
如果內在的覺察不夠高,我的理解可能會是只停留在表面。
當對方沒有聽懂,絕對都是我們說。當他們真正體悟,就不用說太多,給予回應與正向支持就好。
唯有佛與佛,能究竟諸法實相。一定要到達那個位階,才會真正理解他們的生命經歷(經驗)到底是什麼。
當我們走過那個歷程,我們就會知道對方現在的狀態是什麼。
五歲的理解---對話、對嗆:我已經把你整個人都摸透了
而我們的回應,就是背後的那份慈悲,可以讓別人看見我們修行的底蘊。看見我們的應對與回應以及包容。
所謂的長大,是隨著場域而擴大。
真正有用的課程,就像是在教授大眾博士寫論文的方式,但是它不設任何門檻,任何人進來我都收,但是每個人的起跑點不同,都有各自的成長。
其實課程可以每年都重複,
當我們願意上第二輪的時候,其實我們已經帶著不一樣的視野了。我們會遇到不一樣的人,然後可能每個人在分享的時候,有些人會有五歲的語言,有人會帶著50歲的語言,允許每個人的不同。帶著包容與愛,支持著原本在的這個狀態。
不斷地在探索我自己的生命跟療癒我自己的時候,必須找到一個我可以信任的人,讓我去解套生命中的一些疑惑,然後才重啟了我們在路上相遇。
使命會讓我們懂得適時調整適合的系統,其實早就被安排好了。
我們過往的教育,從來沒有給女性或小孩有機會真正自己作主。村姑就是讓人看起來沒有自信,包括語言表達不自信,唯唯諾諾比較好欺負。如果身上帶著一種不自信的特質,別人想下手,肯定第一個會想找你。
女性的渴求被強烈壓抑了,
很多時候我們被教導、要求等待、忍耐,不像小孩一般直接
但如果連自己的身體慾望都沒辦法認真面對、解決,更何況那些成道之路?
先建構一個新的認知
女性被要求成為「好女人、好媽媽」狀態之下,我們因為社會價值觀而犧牲了很多
因為我們都想要成為一個好女人,就會產生的必須要對某些事物產生排斥,形成對立狀態,都會形塑在我們身上成為一個重擔,相對也形成了暴力的橫行。
回到本來的樣貌,其實我們不用擔憂自己去做了什麼事情,
讓自己內在和外在如一的過程,一開始會造成內在的痛苦跟分裂,每個人都想要前進,想要學習,想要轉化自己,但真的要付諸行動又很困難。
很多時候美其名是要保護,但其實就是壓制
當我們的環境夠成熟,我們越圓熟,其實不需要刻意,去設定這些規則來作為保護,壓抑自動就會消失。少了蛋生雞 雞生蛋的相對關係,沒有很多的撻伐和壓力,不用害怕、不用恐懼,犯罪行為相對其實是低的。
很多人找不到一個真正可信任的友善平台、環境,可以真正平等、尊重,不需壓抑,讓他們能真正正確的學習。這是整體環境的不成熟,就會讓弱勢族群有些擔憂。
當我們不是在自己的國家、熟悉認識(習慣)的場域,不需要顧慮太多週邊環境、觀念,內心的解放,會讓自己突破得很快。
每個人有自己的意圖,也有各自的生命,各自的故事,端正心念,矯正一下,在能量上根本的改變。如果沒有這樣的機會,可能都沒有人能夠接受自己,或者沒有人願意伸出援手幫助對方。
我們都要能夠去表達自己的真實,界限到哪裡就是哪裡。
我們過去都被要求要很乖,好像很多東西我們都必須忍耐,然後事後又覺得很忍不下去,它就變成是一種模式。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譚崔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玉-Fanny 的頭像
    小玉-Fanny

    涅槃之愛~Nirvana

    小玉-Fa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