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恕、九思、傾愁、無愳、允恩、五悔、止怨、多慈、正恩、亦慧、少憾

「
#休止符」在閱讀節奏中是延伸,是留白,是一種必要的精彩。
是勇敢直面自己弱點的勇氣,
是從情緒中領悟轉化的智慧。

意見不同,不代表就是敵對的人。

每一個休止符,學會積極面對挫折無畏前行
更能學會回觀自己思辨生命的核心價值。

學習薩提爾冰山模式,爬梳自己的慣性觀點和應對姿態,總是回溯到自己的童年經驗。

孩子的情緒動盪,大多來自家庭慣常的應對姿態,
成為他面對人際、課業壓力、情感困擾時無意識的自動駕駛模式。

每個人各自有個別的關注與好惡,
沒有一種情緒是無用的,重要的是認識隱藏在情緒背後那個深層的自己。
---

漂不漂亮,看每個人的心境;要待多久,看每個人養心的領悟。

養心代表心要定,不能有雜念。

開始養心=反省過去對待他人的態度,讓心更純淨安寧。

養心池有三棵倒影樹:

盼望(見到想見的人:依靈力程度而增加)、

追憶(遺忘片段-->喚醒記憶-->了解源由-->明確養心)、

願望(目眩神迷 時機對才能要求 也會看到可能要付出的代價)

麵團+蛋=蛋糕
意識無法跟心分開

遇到問題 想用另一個問題解決
情況只會越來越嚴重 越陷越深。
下決定面對 才會找到真正的答案。

自己養心 養靈力 學會應付各種狀況
養足靈力 除了擁有生命之光,也能保護好自己

選擇會影響心境,也是自己要承擔的。

養心的過程,並沒有固定的指導手冊依據,靠的是自己的本心。使者只是幫忙引導,但最終養心的是自己,做選擇的也是自己。

信物的養成,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代表靈力到達另一個層次。
#信物,是幫助傳達靈力的工具,你可以用它保護自己,也可以用它延伸你的力量。Ex:保持聯繫。所以必須具備重要性,才更能有所連結。

引發的情緒會讓人有感:嫉妒:酸楚 痛苦+不甘心
少了情緒,心情沒那麼沉重,只剩下記憶。

我們無法改變別人的行為,也不能限制別人的發展,世界上到處都有人比自己強,比自己幸運,如果每次都要因此而嫉妒,甚至生恨,那就是自己侷限自己了。我們可以轉變自己的態度,讓自己更好、更強壯、更快樂。

小時候無奈的接受家人重男輕女的態度,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自然而然也覺得要這麼對待別人。雖然不喜歡奶奶里輕女,還是會希望她能多關注我。

誠實面對自己的感覺。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和緣分是很複雜的。誰會愛誰?為什麼這個人愛那個人多一些? 很難講清楚。

如果限制了自己的情感對待方向,同時也會因此少給自己愛人的機會,對她來說也是遺憾。
沒說出口的,是更多的悲傷、遺憾及後悔。

這是他的優點---不會讓個人好惡影響大局。

生命來來去去,緣分真說不準。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就是這樣,好多陰錯陽差的錯過。

人的記憶真是奇妙,發生過的事,跟真正記在腦海的事,不見得完全一樣。

忽然明白她一直說對不起的心情,儘管悔恨、遺憾,卻無法彌補。

人在面對突發狀況時,視覺自然而然被吸引,這是斷尾求生的目的之一。

意見不同 不代表就是敵人。

養心池的光芒與黑暗來自每個靈心。靈心的光明面匯集成白天的光彩,而靈心的陰暗面則集結成夜晚的漆黑。引心使者努力幫著靈心們養心,他們得到靈力的同時,也散發出正面的光芒。但是,心也會有累的時候,也會有產生負面情緒的時候,這些感覺會累積成為夜晚的黑暗,那時我們便希望靈心休息。只要在這個世界裡,黑夜跟白晝的力量平衡,靈心就能相安無事。
小玉-Fa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