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其實在於內心是否真心願意彼此尊重與禮讓

(ex: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動極思靜)
凡事過多了,自然就會往另一頭發展移動
才會達到真正的平衡(道法自然)

在每一個moment片刻裡
就只能 也只會有一個。
被我們放大的---到底是問題背後的阻礙 還是我們想前進的積極目標&結果?


只有自己能創造自己想要的結果,
記得多把能量投注在目標上面
而不是放在問題前面 阻絆自己前進的腳步。

我們盡全力往前奔跑擴展
當下或許難過,但回憶都是豐盛的

要成就一件事
外在的眼緣、時機都很重要
有時還需要一些時間去等待、蘊釀

我們都是汰舊換新的倖存者
要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重視邊界感(有點距離更有美感)

只能看見真相的一部分
這是大腦的認知模型特色:刪減、扭曲、一般化
就會讓我們容易產生矛盾/摩擦/衝突
外在的世界是個大的疆域
我們都只能看到它的一部分而不是所有的細節
面對彼此落差的差異
完整布局 完整表達
找到彼此的共識,建立雙贏結果
#看人為大(放大對方的特色Not缺點,他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看己為大(看見自己獨一無二的存在,我是自己世界的源頭&創造者)
#人重我重(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重要,Not輕視自己/輕視別人)
才能趨近於現實世界,真正活出自己
創造不該被侷限
身體流動是必要的
流動=釋放
靜置不活動=屯積
-----

摘錄自:天使能量屋 傑克希





身為療癒師的我們,
在面對現實生活的各種不圓滿時,
依然能夠重新校準自己內心的圓滿」,
這才是我們真正要成為的品質 & 狀態!
什麼是「圓滿」呢?
或許,藉由突如其來的「變化」,
而讓自己的生命「被推進」,
因此開始進入「新階段的自在」,
才是我們靈魂曾經 更渴望的「圓滿」!
只是我們頭腦,當下還不自覺而已。
在每一個當下的生命路口,
有時我們可能還沒做出選擇,卻已被推著走,
回頭看這一切,
原來,沒有「當時的破損」,
我不會懂得學習探索「自己潛藏的圓滿」!
在面對人間各種事物的生活修煉中,
「請不要預設立場」,去批判他人&自己,
就算有一些事情,超乎自己預期之外
請相信,整個宇宙都是來協助我們
成就「更智慧、通透、懂得愛的自己」!!
在一次次體會中,我們會逐步發現-
「真正的圓滿」其實一直都在!
等到多年後再回過頭,更成熟有智慧的我們,
可能微微笑,淡淡說出這句話:
「這麼說來,當時的發生,其實沒有不好,
反而讓我學習創造,往後“更精彩的自己”。」



人都有趨吉避凶的愛好本能
每天+1+2-1…積少成多,資糧總能慢慢累積到滿點
人既然是多重維度的同時存有,人生還長著…
不強求特定專一方向前進,
也不強求自己一口氣達到100%
就能做多少是多少,
順流而行 不放棄目標 積沙成塔
終究會往圓滿的終點一步步推進
巨觀&微觀,可以少掉很多問題
很多事情,是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學習的。
就像一個不會游泳的人,不可能因為丟到不同的游泳池就突然學會游泳。
這個世界很大
再怎樣,最多也都只能富甲一方
因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一方天地 有多大?
心量決定...但德得配位 還得鞠躬盡瘁
德不配位 很快就下台一鞠躬了
-----


都是向自己的創造之源與內在之光覺醒的機緣

不同的身份,體認不同影像的洞見
(體驗-->體現)

這其中所謂的「體驗」,
不見得可以戲劇化 一步到位最理想的幸福結果。
然而,這些點滴積累的各種探索,
卻將能形塑內在更自信的自我賦權&幸福洞悉力
當我們願意不預設立場,
才有機會發現蘊藏日常中的新感觸。

成為協助他人與內在自我溝通V.引領他人朝著我們所堅定的目標前進

增長內在的洞見,獲得可以協助將理想付諸實踐的工具與能量
開放的表達自我,感受自我的整合
將更多覺知,放在自己身上
細細體會,對於現在生活中種種,
對於曾做出的選擇&經歷的故事,
內在是否曾升起什麼感受?
當這些「更細微感受」浮現出來,
才能進一步釐清 & 突破哪些是可能困住自己的重複瓶頸,並因此更認識自己而邁向幸福。




懂得尊重自己的“敏感度”,
留意內在升起的各種感受&靈感
不論這些念頭或感受,是正向或負向,在更高層面都是有意義的。
正向感受&靈感,
能不斷校準內在的喜悅與恩典,
就算是負向感受,
它也會協助發現還在意的人事物,
而在感受深處還藏著哪些矛盾,正等著把自己更完整的愛回來!
當我們懂得往內「自我陪伴 & 梳理」
就會迎來更完整承接幸福的自己!

將焦點放在光賦予實現理想的力量,將宇宙意識的能量導向完成目標


(寬恕、理解、釋放、擁抱、接受)

每個人都被賦予體驗內在洞見與智慧的資源
所有人都在神聖的行為、正確的動機與創造性的豐盛中

一直以來,行動可能大過溝通,
透過默默行動,默默的付諸實踐,
讓周遭人事物,接收我們對他們的愛。
然而有時行動了,對方卻不見得能清楚心意。
所以當我們願意說出內心話,
明確表達 & 說出口的時候,
再加上原來的行動,
那一份更確實、更實在的溫暖傳遞,
將在這個世界,得到更明確回應。
練習突破自我設限框架,
我們曾以為坦然表達,可能會造成別人困擾,
因此習慣過度內斂、過度低調,
現在是時候,可以更肯定想表達的!
勇敢面對內心的羞澀,
將內在的真誠表露出來,
這個世界才能更有多的回應,
一起進行愛的共同創造。
在突破過程中,一開始會不太習慣,
但只要在這三個月坦然表達&練習,
將會發現更健康、純真的自我,
將在愛的流動中,更加綻放&自在。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