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貼出處:魅麗雜誌FB專頁
 
在權力競奪當中,憤怒會用三種模式來表現:
#攻擊(attack)、#冷處理(withdrawal)、#被動攻擊(passive aggression)。
 
是公開、明確地表達憤怒,可以是批評、指責、埋怨、威脅、肢體攻擊、最後通牒,或只是普通的罵人。不論如何表現,那個人無庸置疑是憤怒的,並希望你一樣遭受他們相信是你對他們造成的痛苦。
我曾經和女朋友去夏威夷度假,當時我們深深捲入了規模達到一級的權力競奪當中。我們除了從早到晚不斷攻擊彼此以外,幾乎什麼都沒做。她說我的泳裝很蠢,我反駁說她整個人都很蠢;她攻擊我在戶外生活的能力(「你連搭個簡單的帳棚都做不到嗎?」),而我攻擊她的駕駛技術;她侮辱我的做愛技巧,而我繼續攻擊她的駕駛技術;她厭惡我在社交上的無能,然後我說她開車開得爛死了。
在我想像力不足的地方,我就以量取勝。當我們在一個下雨的晚上沿著蜿蜒的山路開車下山時,我們的爭吵達到了臨界點。我們已經吵吵鬧鬧大約八個小時了,此時我的女朋友做出巧妙的攻擊,而我防禦失敗。我正在開車,完全沒辦法精彩反擊,因此我別無選擇,只能用力踩下油門,轉頭對她用盡全力大吼,就在同一個時間,她也決定對我尖叫。我們以時速六十英里的車速在濕滑曲折的山路往下衝,並對著彼此無意義地尖叫。我們已經無話可說,但我們的憤怒還沒用完。直到今天我都不知道我們怎麼沒有出車禍死掉。
後來我意識到,我們在攻擊對方時說的內容根本都不重要。我們使用話語只是以傷害為目的,在邏輯上合理化我們的攻擊,但攻擊本身就是不符合邏輯的,那只是用來保護自己的簡單暴力。所有的攻擊都是為了自衛而進行。
 
是安靜形式的憤怒,也是我過去的最愛。當一對伴侶其中一人激烈地大吼大叫時,千萬不能被安靜坐在那裡的另一人給騙了。在沉默中的暴力意圖可能和外放的攻擊一樣強烈。以前面的貝蒂和羅恩為例,表面上羅恩是只是個可憐的丈夫,必須忍受妻子嘮嘮叨叨的長篇大論,然而羅恩的態度其實混合了叛逆和冷漠,反而對他妻子的憤怒火上加油;羅恩孩子般不耐煩的反應,更使貝蒂看起來像壞人,而羅恩是無辜的受害者。
冷處理曾經是我最喜歡的武器,因為它有各種用法。我可以不再溝通並板著臉,讓我的伴侶知道她對我多麼殘酷,從而讓她覺得是自己不好;我也可以不再主動,維持冷漠生氣的表情,讓伴侶知道我很生氣,但她已經不值得我浪費力氣跟她說話,我的非言語訊息是「滾開,去死吧!」我還可以維持一個冷淡漠不關心的冷處理姿態,直接面無表情地看著對方,冰酷地顯示她的存在對我來說毫不重要,她再也無法傷害我了。
另外,我的「潰不成軍」模樣也很厲害。我會陷入憂鬱的陰影中,讓我的伴侶和全世界知道,他們的無情殘酷已經使我遍體鱗傷,所以請讓我獨自受苦就好了。不管用哪一種冷處理的方法,外顯的結果永遠都一樣:不發一語地疏遠那個似乎是引起你痛苦的罪魁禍首。
 
是一種游擊戰的形式。你假裝自己沒有因為伴侶的行為而非常困擾,但你在回應裡加入微妙的批評、諷刺、評斷、嘲弄或抱怨。另一種被動攻擊的表達方式是表現得非常受傷,甚至流淚,卻從不直接指責對方故意傷害了你。你明顯地將自己描繪成無辜的受害者,使你的伴侶覺得自己是一個惡霸或流氓,而且因為你沒有正面指責他們做錯了什麼事,他們也不知道怎麼為自己辯護。舉例來說,我們來看看賈默和瑪薇絲這一對。他們結婚三年,這是賈默第二次忘記瑪薇絲的生日。當他回家,瑪薇絲雙眼通紅,默默用衛生紙擦眼淚鼻涕:
賈 默:親愛的,你怎麼了?
瑪薇絲:(吸鼻子)沒事,我很好。
賈 默: 工作上發生什麼事了嗎?還是因為我晚回家?記得我跟你說過今天開會會晚一點嗎?
瑪薇絲:不是那些事。(吸鼻子)真的,我沒事。
賈 默:那就告訴我是什麼事。說啦,拜託..
瑪薇絲:沒什麼,賈默,真的,這不重要。
賈 默:好吧,如果你確定的話—
瑪薇絲: 只是今天是我生日,我以為我們會出去吃晚餐。
賈 默:你的生日!哦,不,我又忘了!
瑪薇絲: 對,連續第二年了。不過說真的,我知道你最近工作真的很忙,你心裡有很多事。
賈 默: 真的很對不起,寶貝。不然,我們周六出去慶祝你的生日,好嗎?
瑪維斯:我不能,我答應過瑪麗週六要幫她搬家。
賈 默:那週五呢?
瑪薇絲: 不,我不想搶走你和朋友的撲克之夜。算了吧,我會沒事的。(當賈默起身收拾他的外套時,瑪薇絲又說)我過幾天就會好了。
賈 默:(坐回來)親愛的,拜託讓我彌補你吧!
瑪薇絲: 沒什麼好彌補的,賈默。我知道你有重要的會要開,就這樣吧,不過是我的生日,沒什麼大不了。
賈 默:(覺得慚愧)我真的覺得自己是一坨屎。
瑪薇絲:(偷偷露出淡淡的微笑)
讀完這一段後,你可能會問自己,這有什麼大不了的?賈默是一個混蛋,他忘了瑪薇絲的生日,而她也盡量態度很好地讓他知道這件事。而這就是被動攻擊的關鍵:表面上看來幾乎沒有任何傷害,但如果你仔細推敲她的意圖,你會看到瑪薇絲受傷了,而她為了保護自己不進一步感到痛苦,她選擇了默默攻擊她的愛人,將他貶低到和排泄物相同的地位。這樣一來,她的痛苦就變成了他的責任,她也不需去處理它。
雖然這看起來不像典型的權力競奪,不是我們在電影和電視裡看到的那樣,但它其實還是蓄意透過讓對方感到內疚而避免自己的傷痛,並控制他人。而這也就是憤怒背後的關鍵意圖:使對方感到內疚,並因此對你在內心感受到的傷痛負責。於是讓你快樂就變成了他們的責任。
 
長期來看,不管你採用或面對的是什麼形式的憤怒都不重要。如果你感到憤怒,憤怒是為了將你與底層的痛苦隔離。如果我們能誠實直視那痛苦,我們可能會看到這舊有的痛苦想要獲得我們的接受、同情和理解。如果我們選擇攻擊或冷處理我們的伴侶,我們可能不需要感受到那痛苦,但我們也將無法治療它,也無法消除我們內在因為這痛苦而存在的那些限制性的信念。
最後,當過去的傷痛開始變相成為衝突時,憤怒之所以成為這麼流行的工具還有一個理由:憤怒讓我們有奇妙的機會來體驗..。
 
摘錄自《親密關係.通往靈魂之橋》/
作者:Christopher Moon
文字提供:柏樂出版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玉-Fanny 的頭像
小玉-Fanny

涅槃之愛~Nirvana

小玉-Fa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